本文為英文版的機器翻譯版本,如內容有任何歧義或不一致之處,概以英文版為準。
MediaLive 提供從多輸入 MediaLive 頻道中的來源擷取音訊的彈性。其也針對這些來源中的音訊具備一些特殊需求。
評估來源中的音訊
-
閱讀以下有關彈性的資訊,了解 MediaLive 如何支援各種音訊來源。
-
然後請閱讀每個需求,取得音訊來源中特定限制條件的資訊。確保每個來源中的音訊皆符合這些需求。
-
如果您拒絕來源,建議您聯絡上游系統,判斷上游系統是否可以提供更適合的來源內容版本。
使用音訊的彈性
評估音訊時,請注意以下規則。這些規則提供擷取音訊的靈活性,因此可讓您使用各種來源:
-
來源中的不同語言可以使用不同的轉碼器。例如,在您的來源中,英文可能為 AAC,而西班牙文則為 MPEG-2。
-
識別來源中音訊語言的方法在多輸入頻道中的所有來源內不一定要是相同的。
例如,在來源 1 中,您可以透過 PID 來識別語言。在來源 2 中,您可以透過語言代碼來進行識別。
第一個需求:每個語言在所有來源中都必須具有相同的編碼模式
每個輸出語言都必須存在於每個來源中,且轉碼模式在所有來源中都必須是相同的。
例如,假設頻道包含存檔輸出群組,其中包含一個英文 2.0 的音訊編碼,以及一個法文 2.0 的音訊編碼:
-
假設您有一個來源,其中包含了英文的 AAC 2.0 音訊,以及法文的 Dobly Digital 5.1。
-
假設您有第二個來源,包含英文的 AAC 2.0 音訊及法文的 AAC 5.1 音訊。
針對英文,此來源包含與第一個來源轉碼器相同的音訊以及轉碼模式。針對法文,其包含與第一個來源相同的轉碼模式,但是轉碼器則不同。
這個來源是可以接受的。雖然來源 1 和來源 2 比較中法文的轉碼器不同,但是這並不重要。要求是編碼模式相同。
-
假設您有第三個來源,其中包含了英文的 AAC 2.0 音訊及法文的 AAC 2.0 音訊。
這個來源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針對法文,音訊的轉碼模式與第一個來源不同。
第二個需求:每種語言必須提供所需的最高編碼模式
針對每個語言,每個來源都必須包含可在頻道中所有輸出內產生所有最高轉碼模式的音訊。
例如,假設頻道包含一個存檔輸出群組,其中包含一個西班牙文 AAC 2.0 音訊編碼。該頻道也包含一個 HLS 輸出群組,其中包含一個適用於西班牙文的 Dolby Digital 5.1 音訊編碼:
-
假設您有包含西班牙文 Dolby Digital 5.1 音訊的來源。
這個來源包含的音訊可以產生西班牙文所有需要的輸出音訊編碼。您必須設定存檔輸出,將音訊重新混音到 2.0。您不需要設定 HLS 輸出來重新混合音訊。
-
假設您有第二個來源,其中包含西班牙文的 AAC 2.0。
這個來源是「無法」接受的。這個來源無法為 HLS 輸出產生西班牙文的 Dolby Digital 5.1。
第三個要求:mp4 來源不應包含相同語言的變化
包含多種語言變化的 MP4 檔案可能會產生不佳的輸出音訊。為獲得最佳結果,檔案應該只包含一個語言版本:
-
例如,假設一個 MP4 來源包含英文 AAC 5.1 音訊。頻道輸出需要一個英文 2.0 版的音訊編碼。因此在輸出中,您將音訊編碼設定為從 5.1 降至 2.0。
-
假設您有第二個來源,其中在音軌 2 包含了英文 AAC 2.0,並在音軌 3 包含了英文 Dolby Digital 5.1 音訊。
MediaLive 會依語言程式碼從 MP4 檔案擷取音訊,並從包含該語言的第一個音軌擷取音訊。在此範例中,會擷取包含 AAC 2.0 的音軌 2。忽略音軌 3。在輸出端,MediaLive 會嘗試重新混合此來源,導致音訊品質不佳。
第四個要求:如果產生傳遞編碼,所有來源都必須包含 dolby
如果其中一個輸出包含使用傳遞轉碼器設定的編碼,則所有來源都必須包含所有必要語言的 Dolby Digital、Dolby Digital Plus 或 Dolby Atmos。
如果任何單一來源不包含其中一個轉碼器,您就無法在多輸入頻道中使用。
轉碼器的傳遞選項允許 擷取 Dolby Digital、Dolby Digital Plus 或 Dolby Atmos 和任何編碼模式中的音訊,並在不轉碼的情況下傳遞音訊。